准备二:系统设计

通过需求分析,整理出来的功能、流程、数据没有被分类整理。直接投入开发,则无法形成系统,或不易被用户理解。因此,按照用户认知逻辑、操作习惯来编排、展示这些功能和数据,是这系统设计部分的重点。其目标是要让用户在使用系统时,能通过自身的理解能力,结合对业务的认识,在没有辅导的情况下,能自行操作并完成工作。

系统设计主要包括:布局设计、权限设计和数据建模。进行布局设计、权限设计时,应遵循以下原则:

用户认知原则:

+ 分类原则:组织中的部门、岗位、职务就是一种分类标准。功能模块按组织行为分类,就是一种常用、好用的方法。它贴合用户的工作环境,易于用户理解。此外,还可以结合具体情况找到分类标准,进行分类。
+ 顺序逻辑:信息、功能、反馈出现的顺序要和实际工作中发生的顺序一致。所以,设计时,需要注意先展示什么,后展示什么。比如,用户需要第一眼就扫描到他最关心的信息,然后再去看他第二关心的信息;用户会按照业务发生的顺序去找功能,如果功能排列和业务流程不一致,会引起困惑。典型的例子是,审批流程中的审批步骤是否有按业务流程编排。
+ 行业术语:用户通过阅读系统中的文字信息,比如:表单上的字段名称,按钮上的文字,弹窗上的描述,作为操作的线索和依据。因此,使用行业术语贴合实际业务,能更清晰的传递信息。

业务隔离原则:业务之间应该相互独立,不要交织在一起。相关联的业务,可以设计成两个并行或串行业务。例如:奖金评定(流程)中不要穿插业绩考核(流程)。一个是主业务,一个是前序业务。

一、布局设计

布局设计,主要是考虑表单和菜单的设计方案。表单的设计,可以参考业务过程中使用的各类表格、单据,提供的字段、布局信息清晰可靠。

菜单设计,的主要工作是给功能分类,可以通过以下方法:

+ 按照用户角色分类。例如,业务执行人员使用的操作类型的功能,业务管理人员使用的统计类型的功能,等;
+ 按照业务类型进行分类。例如,管理型功能,业务型功能,A业务功能,B业务功能,等;
+ 按照业务流程中执行的先后顺序分类。比如:货物登记类功能、入库管理类功能、出库管理类功能、报废管理类功能。
+ 还可以参考已有系统的菜单设置,沿用旧系统的菜单设置。

菜单设计,推荐使用脑图工具,能清晰的展示各菜单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公司,还方便随时调整。例如:

img

二、权限设计

权限信息主要包括:“谁”,“看到什么”,和“操作什么”,设计的核心是准确还原各个角色在组织机构中的职能、职责、权力的划分。权限控制分布在两个层级上,页面级别的权限,和字段级别的权限。页面级权限定义能否接触到这个页面,字段级权限则是定义能否接触到页面上的信息块和信息字段。整理出完整的数据表单和操作页面后,通过隐藏数据和管控读写操作,实现各角色的权限控制。

在权限设计的最后,如果能清晰的输出一张表权限映射表,就能指导应用权限配置。例如:

img

三、数据整理

数据整理是,在业务场景需求下,设计表单数据字段和表单之间的关联关系,体现了构建者对业务逻辑的理解。业务系统注重业务流程的准确性、完整性,需要状态闭环,逻辑清晰,通过数据整理就能够帮助我们做到这点。构建者如果能做好数据整理,就能够把握系统底层逻辑,准确的配置业务数据筛选,和工作流逻辑。

数据整理完成后,搭建者可以用下所示的方法进行整理。最上方是参与业务的实体,下方是描述实体的属性,连接实体的箭头是产生关系。比如,一个叫张某某的客户,下了一个订单编号为123456的订单,订单中购买了3件商品分别是帽子1顶100元,衣服1件500元,裤子1条300元。

img

整理数据的时候,还需要将视线扩展到用“户视角”以外。还要考虑,一些中间过程中会使用的数据,以及,如何组织数据和数据的存证形态。

例如,为了方便统计,可以将基础数据,先按周、月进行统计,然后再做同比环比计算,同时,处于中间过程中的“周、月统计”数据,还能被其它BI模块使用。在保存日期时间类数据的时候,是应该保存成“YYYY-MM-DD HH:mm:ss”,还是“YYYY-MM”,还是时间戳?可以根据各个需求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来定义。例如,保存订单生成的时间,需要用“YYYY-MM-DD HH:mm:ss”;统计每月的订单总量时,月份时间需要用“YYYY-MM”显示。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